深秋季节,宽大的山峦像一道舒展的脊背,而散落在丛山之中的星星点点的白色——油茶花,让人疑是跌落尘世间星光灿烂的银河带。
“现在的油茶就是个宝贝咧,榨出来的油多,茶麸可以做肥料,也可以卖,都有人来收的。”对于熟悉的油茶,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那勤村支书笑着说道:“油茶产业就是我们的扶贫产业,你看,满山都是能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扶贫花’。”
有人曾说过“那社乡要不是有命河和水晶宫景两大区,铁定拖扶贫的后腿。”但就算是有命河与水晶宫景区,该乡还是难以实现脱贫致富。为此,那社乡党委、政府积极响应产业脱贫的政策,以发展本地特色产业为抓手,多措并举,加强注重油茶产业的带动发展,铺出一条油茶产业致富新路子。
近年来,该乡积极探索“大户开发、联户开发、分散开发”的油茶产业开发模式,并通过引进油茶新品种,建立千亩油茶示范基地,大力建设生产道路,扶持油茶管护,引进公司收购茶果等措施,为贫困户油茶种植保驾护航。
据悉,那勤村千亩油茶种植示范基地,涉及农户260户1216人(其中贫困户94户401人)。2016年秋,该示范基地2000多亩油茶产量近340吨,带来经济收益500多万元,平均每年为每户农户带来近2万元经济收益,有效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
这一下,周边的群众纷纷要求将自家油茶林加入示范基地,“现在在家就可以直接拿钱,我要赶紧把我家剩下的油茶树加入到示范基地。”该乡那勤村黄彩艳兴奋地说。公爱村那光屯黄平属于贫困户,当初由于家中缺少劳动力,只能靠管护不好、产量不高的十余亩油茶林为生计,家庭收入一直达不到脱贫标准。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加入示范基地后,油茶林得到进一步管理,产量持续增长,年内人均纯收入增加5000余元,一跃跨过贫困线,成为一名光荣的脱贫户。
祥兰村那华屯韦忠福作为该乡重点扶持贫困户,由于无法落实住房,一家五口一直挤在不足50平方米的危房中,就算争取得到危房改造指标,但由于其自筹资金不足,一直无法修建新房。该乡建立示范基地后,动员韦忠福将其家中20亩油茶林加入示范基地,并保证年底收益高于往年。2016年秋,该乡组织收购商进村入户收购油茶,韦忠福户如期获得经济收益5万余元,直接投入到房屋建设中,2017年初,韦忠福一家顺利入住新房:“要是靠我们自己管护自己想办法销售油茶,很难得到这栋房子的,太感谢党和政府了。”
2017年,那社乡在树立示范的基础上,逐步吸纳其余村民原有油茶林,并发展新品种油茶种植,目前,该乡油茶种植规模已达到6万亩,平均每户植有20亩以上,每年油茶株数保存率预期达到95%以上。各示范基地初产期每亩经济效益可达500元至800元,盛产期每亩经济效益可达2000元至3000元,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下一步,该乡计划到2020年,全乡种植油茶规模达到7万亩;每年对1000亩老油茶林进行低产林改造,提高单产量。同时,积极引导农户在油茶林示范养殖蜜蜂和土鸡,进行立体开发,增加群众收入,加快推动“宜居、宜业、宜游小康那社”建设步伐。
- 上一篇: 黎平县稳步推进油茶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 下一篇: 赏油茶花正当时快走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