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油茶的新钱景

来源: 本站原创      2021-04-26 15:11:06
字号: T| T

春暖花开,又到了播种希望的季节。在远离县城70公里的枫坪乡钱余村,一场热闹的农耕文化节围绕着一片红花油茶林展开,游客们忙着赏景拍照,村民则祈求着好年景带来大丰收。

钱余村红花油茶的种植历史已有40年之久。上世纪70年代,靠山吃山的钱余村民以生产队集体种植的形式,先后在6个自然村的村前村后种下500多亩油茶树,靠榨出的茶油扩充集体经济。后来,随着笋竹林开发、袋料香菇种植带来的收入逐年增加,红花油茶种植的产出比越来越小,于是村民开始对红花油茶疏于管理,专心于其它农林产业的发展,成片的油茶林逐年荒废并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在近几年,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愈发增强,村民对拓宽增收渠道的渴望也越来越盛,原本将成为“野树”的红花油茶也由此迎来了新生机。

2013年,山茶油的价格涨到了70元一公斤的高价,钱余村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上山采下了为数不多的油茶籽,榨出的茶油瞬间被抢购一空,这让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带领村民增收的村干部们看到了出路。

2014年,初尝甜头的部分村民开始上山,梳理原有的部分老茶林,并进行适当的施肥灌溉,年底时油茶籽的产量明显增多,茶油的价格更是卖到了80元一公斤,这进一步坚定了钱余村重新发展红花油茶的信心。该村两委当即决定:对原有的油茶山进行全面提升,将荒地利用起来重新扩种,把游步道开进林地。

2015年春节刚过,钱余村民就免费领到了用村集体资金采购来的5万多株油茶苗,开始在自家的荒山、荒地里进行培育,短短半个月时间就扩充了近300亩的新油茶林。同时,村民对老油茶林的管理也开始日渐精细,引水、施肥、除草等程序重新进山,个头硕大的油茶青果重新挂上枝头。当年底,一个从福建慕名而来的茶油收购商,以90元一公斤的茶油价格和26元一公斤的茶籽价格,订购了钱余村红花油茶林的所有产出,村民们顿时喜笑颜开。

“我们准备通过五年的时间,让红花油茶的种植面积突破2000亩,打造出成片的油茶林观光区。”在钱余村党支部书记周信根看来,游步道修成后,无论是花期还是结果期都能吸引外地游客前来参观,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机遇,若是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再把手工榨油等老传统、老手艺重新恢复,通过乡村旅游带动油茶的附加值提高,村民增加收入就有了一个长久之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