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油茶:绿了山野,兴了产业

来源: 本站原创      2021-03-24 17:57:58
字号: T| T

3月22日,记者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农车镇正河村油茶基地欣喜看到: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山竹丛生,乱石遍地。如今,建成了1600亩的高标准油茶种植示范基地,油茶树层层叠翠,布满山头,长势喜人,一派生机勃勃。

农车镇正河村油茶林长势好

龙山多山,地形百分之八十都是山地,属于典型的守着荒山要饭吃的农业大县。龙山县深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建设,把油茶作为全县主抓的7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大力推广种植。昔日的荒山成了油茶园,截至目前,全县有油茶22万亩,其中油茶新造12万亩,低产林改造2万亩,老油茶林10万亩。涉及全县21个乡镇(街道),152个村,12万农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龙山县以推进全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创新经营模式,规范利益联结机制,延伸产业链条。油茶产业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洛塔乡热家村油茶林枝繁叶茂

选准路子,高位推动

龙山气候条件优越,油茶种植的历史悠久,群众基础较好。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山区特色和比较优势,发展与地域资源匹配、种养习惯适宜、生态环境适应的油茶产业。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为此,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的油茶产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产业办成立以副县级领导任组长的油茶工作专班,出台了一系列油茶产业建设文件,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政策、融资支持。明确了油茶产业建设资金2亿元,县财政分别对油茶新造进行2000元/亩、低产林改造1000元/亩标准进行补助。在政策的引导下,全县油茶面积逐年稳步扩大,近三年新造油茶12万亩。2021年又将完成油茶新造4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2万亩。

茨岩塘镇兴造油茶林

创新模式 ,注重管护

全县油茶产业建设采取以村(社区)组建油茶专业合作社,农户以承包土地入股加入,由村集体(合作社)利用产业建设扶持资金负责统一组织实施,村集体与农户利益分成的模式推进。实现了“农民不出一分钱,不出一个工,土地有收益”,做到产业建设可持续发展。

突出管护工作。油茶产业每亩2000元扶持资金中,有1300元为种植及抚育的劳务费。由合作社以村组织劳务队伍,坚持优先使用贫困劳动力,2018年以来增加农户劳务用工收入将近8000万元。同时,各乡镇(街道)、村制定了村规民约,指定专人管理,责任到人,面积到人,由生态转岗护林员巡逻管护,以30%绩效工资实行奖罚,年底实行考评。

利益联结,立足长远

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油茶产生收益后,实行农户与村(社区)集体利润8:2分成。2021年新造油茶,合作社模式收入按农户80%、村集体12%、县农业发展集团8%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企业(大户)模式收入按80%、村集体8%、县农业发展集团12%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村集体分配的利益用于项目村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乡村振兴等村级公益事业。

县委县政府立足长远,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推动油茶融合发展。组织林业局等部门积极与湘西沃康公司等大型油脂企业洽谈对接,进一步推进油茶产品深加工,提高油茶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户的收入。注重品牌建设,全力打造“顶俏”植物油品牌,重振顶俏牌植物油当年雄风。注重茶旅结合,科学谋划建成一批油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茶庄、农园,真正实现一业多赢。

俯瞰龙山各地,油茶林地山连山、片连片,山变绿了,环境变美了。更有3万亩油茶开始进入挂果期,农户开始收益,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